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慧静2023 > 本市信息 > 对话·与大咖一起共赴教育美好——2023级温州市周慧静工作室名师送教第5次活动

对话·与大咖一起共赴教育美好——2023级温州市周慧静工作室名师送教第5次活动

浏览量:77|发表日期:2025-10-18|来自:


2023年11月26日,瓯海区南部新城实验幼儿园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兼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步社民、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苗、温州市的二位名师凌素凡、林银艳与相应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周慧静“名师送教”工作室的学员们以及温州大学特聘教授曾莉及其团队齐聚我园,以教育为名共赴一场暖冬的邀约。

签到•欣喜相遇

用圆木片作为载体,以最接近大自然的方式,落笔记录下这一次的遇见。圆同“缘”,一片片圆木片拼接成画,便如时光兜转凝结成相遇的缘分,将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参观•美好印象

在郑沙年园长和班子成员的陪同下,胡华园长、步社民教授、陈苗主任参观了园所环境,了解了南实幼如何基于幼儿园自身的建筑特点,结合文化的考量进行空间重构。南实幼的建筑之美、童趣之灵,给专家领导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对南实幼打破空间界限,创设无边界教育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汇报•空间重构

活动伊始,郑沙年园长致欢迎辞,并带来《空间重构:让幼儿在博物场馆中自由生长》的园所汇报。汇报展现了幼儿园如何从培养未来创新小公民的育人目标出发,在空间重构上进行的实践与思考:幼儿园通过建构个性化与智慧式的学习场景、投放激发多种创造的材料与资源和营造场域空间师幼共建的氛围,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文化滋养下兼具功能满足和场域支持的博物情境,让学习在幼儿园每一寸土地中自然流淌。

 

捕捉•精彩观念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儿童认识、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该如何将幼儿的游戏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呢?每一位分享的老师,犹如讲故事的人,将儿童的游戏娓娓道来,完成了游戏视频向游戏叙事的“华丽转身”。现场的来宾们不自觉地沉浸在游戏情境里,随教师一起解析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意义,捕捉幼儿精彩观念的诞生。

 

游戏叙事分享之后,四位导师围坐一处,畅谈聆听游戏叙事后的感受:陈苗主任从共情幼儿、持续观察、教师支持、真实游戏四个维度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看见与解读幼儿的真成长。曾莉博士聚焦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谈及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应当具备全面而明晰的观察维度。胡华园长结合花草园中的教育实践,指出:教育叙事中叙事话语比科学话语更有力量。教育叙事中最可贵的是书写教师自己带有冲突感的主观感受。当教师们从情感的角度切入,悬置前见,才得以触摸真正的教育智慧。步社民教授站在追寻理想的幼教样态视角,谈到了教师需要将游戏中儿童的愿望与意图与教师的教育期待进行对话,从而进行游戏叙事的书写。

 

交谈•专业引领

面对面的交谈中,心与心的距离被拉进,下午场的活动就在这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开启。活动前期,工作室将学员们对于专业成长的真实问题梳理成对话本。基于这些问题,导师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问题聚焦:生活化课程是如何建构的?对幼儿园课程建构与实施有何建议?

胡华园长如讲故事一般,将花草园生活化课程的建构背景娓娓道来:从建立对儿童全新的认识,到让儿童在文化的框架里面自由的触碰,再到师幼对话共生,最终走向教育叙事的层面,形成了兼具中国特色和儿童立场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步教授站在理论的高度,谈到了高质量的课程建构最重要的是要完成教师对儿童观念的转移,即“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的前提是建立儿童是丰富的、而非一张白纸的观念。教师应当让课程回归生活、回归游戏,体现整体的教育。

问题聚焦:一线教育实践者如何提升反思能力?

步教授提出,教育者应当通过每日复盘,定期回顾,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细节作为实践反思的载体,并对照自身的教育观进行教育行为的审思。

胡华园长则谈及,所有的专业反思都要建立在生命的反思之上。生命的反思需要教师真诚地表达自己,继而书写自己的生命自觉。胡华园长的一番话,柔软地触及了在场教师的内心。

 

 

 

在挥别秋光、寒风渐起的浅冬,

因一群人的相遇,

心间酝酿出温暖。

未来的的教育道路上,

让我们胸怀阳光、内心向暖,

共同期待下一次的相逢将温暖延续。